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指标解读
【CPS中安网 cps.com.cn】
当前,我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式进入"火热筹建"阶段,各地纷纷采取行动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示范城市,但由于智慧城市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建设过程,其中缺乏一系列的建设标准,一直是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之殇。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良性引导
虽然智慧城市的理念已经宣扬多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城市宣称已经建设成为一个卓越的"智慧城市",可以说目前全球智慧城市建设仍然处在一个探索的过程中。从2012年起,我国就开始实行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经过2年发展,我国目前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已经超过190个。
在各城市智慧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盲目跟风建设、项目仓促上马以及不考虑服务对象的"唯技术论"等等各种问题。而很大程度上,这些问题的产生源于城市管理者对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的不清晰、对建设目标的不明确。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估体系,使智慧城市建设效果可衡量、可比较,将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客观真实的呈现出来,促使各城市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显得十分必要。
智慧城市作为一种融合多种新技术应用的先进城市建设理念,需要一个逐渐被各城市认识、理解、落实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评估体系设计,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方向、效益衡量方式,为智慧城市落实提供行动参考,从而缩短从认识、理解至付诸实施的过程,加速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促进城市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良机,提升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其次智慧城市评估体系可以对各城市建设提出新要求,有助于城市按照"感知中国"战略清晰认识当前建设实际情况,并指导规划制定,以便更高效地落实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另外,在智慧城市建设开展一段时间以后,智慧城市评估能够定期对建设情况进行总结,查看建设效果,以及时调整完善后续实施方案,保证智慧城市按照循环优化的路径高效开展。
与时俱进: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指标
目前,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的作用愈发凸显,科学衡量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已经成为规范、引导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最重要理性研究。评估指标是评估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差异的重要标尺,通过标尺能够测出建设水平的高低,能够对智慧城市发展产生引导作用。但时代在进步,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也不可一成不变,城市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作为智慧城市评估标准的评估指标同样需要更随时代步伐,那么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活动的评估指标在原有基础上会做出那些调整呢?
1.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由此智慧城市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国家战略的口号凸显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作为智慧城市评估的重要参考,智慧城市评估指标符合国家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吸收国内外智慧城市优秀经验成为必然要求。
本年度已经成为智设高峰年,已有400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各地已经掀起智慧城市建设热浪。在国家层面,发展规划与行动计划频出,国家试图引导智慧城市良性、可持续发展。从近期公布的相关政策不难看出,无论是顶层规划文件还是技术规范均强调了智慧城市应用的重要性。从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了解到,本次智慧城市评估指标设计根据充分理解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强化了智慧应用在整个智慧城市评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民生与服务,通过评估指标引导各“智慧城市”沿着国家发展战略前行。
2.智慧城市发展延续性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建设过程,其建设过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这样就需要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阶段性任务,从而按计划,分步骤的建设完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分步实施,每个步骤都需要保有阶段性与连续性,才能保障智慧城市建设不走偏。本次智慧城市评估指标制定的第一原则强调了智慧城市评估指标的延续性。本次指标设计在延续前三届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智慧城市现状与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趋势,新增及对原有指标做出科学调整,使指标更具趋势性与延续性。
如:2013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一体化民生服务能力"指标强调政府服务一体化,但强调一体化实现的主体,而在2014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中,该项指标进一步深化,强调了智慧应用与政务网站功能相结合,并强调了服务渠道的建设,引导政府将渠道整合,增加政务网站的服务能力,突出政务网站作为政府服务主体的重要性。
本次评估指标调整项有以下方面:
3.各智慧城市之间的可比性
智慧城市是在各城市原有基础条件之上建立起来的,每个城市的历史与基础条件并非相同,造成了各个城市发展阶段的不一,建设步伐不同的情况,如何才能够全面客观的反应出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如何才能够将不同的城市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比较?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具有全面可比的智慧城市评估指标。
据了解,在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指标制定过程中,征求了城市信息化建设主管领导、专家、学者的意见,并且充分考虑到各个城市发展步伐的差异,指标设计需要符合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同时避免因为历史与经济差异带来的影响。在"智慧基础设施"一栏中不再强调硬件设施的建设情况,避免部分城市因为硬件设施的因素影响智慧能力评估,此项指标更加强调数据库建设情况,具有可比性,又符合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