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向智慧出发,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显身手
在智慧城市中,一方面,综合安防管理平台集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报警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其性能如何影响着诸系统的工作效能。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项目还要求安防系统与业务形式相融合,如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等。这种情况下的平台不再是纯粹的监控业务平台,而是多媒体业务的统一平台。那么,如何确保安防子系统稳定运行?如何使业务功能与安防系统有效整合?这些问题都对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慧城市表现出来的行业应用的针对性很强,垂直管理与信息共享的需求迫切。在我国,许多行业及一些跨地域大型企业对监控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本地的联网监控,而是在原有本地联网监控基础上,要求进行省级乃至全国范围内跨区域的大联网监控。通过构建多级联网共享平台,可以实现纵向监督和数据共享,完善监管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常规的视频监控系统不仅要和其他子系统进行对接和联动,还要实现数据的完全共享和管理流程的衔接。
此外,监控系统在纵向上的条块化建设大大限制了系统的作用,如在同一监控点,可能会同时出现公安部门的治安监控摄像机、交警部门道路监控摄像机、城管部门的城管监控摄像机等,有些情况下,不同部门的摄像机甚至监控范围都相一致。这样的建设对监控管理造成了很大不便,对人力资源、设备、资金都是一种极大大浪费。导致这种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未联网情况下缺乏统一规划,从而无法形成至下而上的统一管理,各个部门之间都是独立建设的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的协调合作。这种建设方式只注重了纵向发展而忽略了横向协作,使得监控效果大打折扣。交通监控大联网有利于打破这种条块分割的限制,最终形成一人建设、多人使用,一点触发、多点联动的协同统一的系统。举个实例,公安情报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大情报”观将公安情报的功能由服务实战扩展至公安工作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交通管理。公安情报应用范围扩大到重点驾驶员、车辆、运输单位、重大交通事故预警、路上警力分配、交管部门决策等方面。在情报收集过程中,交通管理过程中对驾驶人和车辆的信息都可以作为情报源,盗窃机动车、违规机动车、路口摄像、车辆驾驶员等等都可以提供情报,这些情报的价值对于一些刑事侦查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交管信息是公安“大情报”必不可少的环节,要与其他警种进行情报资源交换、共享与合作。在当前未联网情况下,交通管理与情报研判处于不同的网络,不同的系统中,公安部门在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需要根据案件线索片段,到相应的交管系统中进行信息检索,并将大量的检索结果数据、图片、视频等信息通过硬件介质导出后,再导入情报研判平台进行分析,在发生大案、要案时,需要花费大量的警力和时间,资源消耗巨大,同时由于这种工作效率低,往往错过了最佳破案时机。
智能化。在智慧城市下,单一整合的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已经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如何将更多系统完美融合在一起,发挥出1+1>2的效果,平台的智能化很重要。在智慧城市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中融入视频行为分析管理系统,对系统内的监控点进行高清视频监控和视频行为信息的处理。根据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具体要求,智能分析功能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应用重点,例如针对交通应用领域,主要用于监测违章行驶、拥塞及拥塞程度、交通事故、车辆计数、违章停车、车牌识别、乘客辨识、与车联网技术的结合应用等;在公安领域,主要用于警戒线、警戒区检测,对可疑物滞留、目标移走、游荡徘徊、群体定向移动、人物分离、非法入侵、异常奔跑等进行大范围监测和跟踪;在商情应用领域,主要用于密度监测、物品销售分析等。
由此看出,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智能化应用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分析所定制的平台模型从需求提出到功能完善,对具有实际应用平台的用户来讲,产品厂家能否根据用户提出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在一些智能分析的应用上更具有用户需求的特性。为达到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完整展现,立足用户需求,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凸显智能化软件平台在整个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平台模型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体系结构设计,从根本上决定了平台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现在很多的平台都基于工业标准的平台和面向服务的SOA架构,为当前众多企业级的平台所采用,并一致认为是目前最高效、最具伸缩性和业务扩展能力的平台架构之一,这也为大多数智能监控平台所采用。
还需值得一提的是,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容量和业务容量不同,会对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构架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影响。几十路、几百路的系统可以用集中化的单台或者数台服务器进行管理,不过单视频监控组网容量超过几万路、几十万路的容量时,智慧城市视频采集设备的分布遍布跨越非常大的地位范围,用户访问的数量预计访问方式也将对平台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智慧城市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设计也同样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这个平台分为接入层、传输层、管理层、业务层和扩展层。
三、结束语
智慧城市,一切尽在改变。变革后的智慧城市,有人说它就是一个平台,集成了先进技术、管理和应用。这个平台,让城市的功能更加智慧、便捷、高效。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第1页:智慧城市大融合的需求
- 第2页:智慧城市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技术趋势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