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国内城市停车位缺口调查及对策

2014-12-12 10:23:37 来源:中国智能交通 作者:龚雄武 责任编辑: panjie 收藏本文
摘要:道路是公共资源,在不影响公共交通的情况下,可以发展私家车。比如在拥挤的过道中,如果有人骑自行车横冲直撞,很多人会说“路是你家的吗?”现在大马路上,特别是上下班时间,大家连公共汽车都挤不上,小汽车还来抢占公共资源,不可取。设立停车收费,明显是将非法占用公共资源的行为合法化,也不可取。降低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的广义出行成本才是路内停车及交通拥堵难题的最佳解法。

    【CPS中安网 cps.com.cn】 

车水马龙,字面意思是道路上的马车来来往往像一条流动的河、活动的龙一样,一般用来形容市场的繁华景象,殊不知其中也涉及交通管理问题。如今,车作为代步工具,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有车一族逐年增多,每天上演“车水马龙”的盛况。然而,人聚车聚,人散车散,人行车行,人堵车堵,尤其在人口高度聚集城市,出行难、停车难已成为当今制约城市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道路停车管理发展历程

  《深圳特区咪表停车规划(2008年)》中,根据西方国家对停车管理的革新历程,总结了停车管理的五个发展阶段。

  发生阶段:小汽车普及的初期。上世纪50年代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小汽车千人拥有率仅为20辆以下,由于车辆较少,停车对动态交通干扰较小,因此普遍采取较为宽松的停车管理政策。

  发展阶段:小汽车普及的中期。上世纪50-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小汽车千人拥有率达到20-40辆,此时的交通规划与管理水平落后于交通的发展,导致中心区出现了严重停车问题,乱停乱放对动态交通造成严重干扰,行车速度下降,交通事故增加。

  乱停车禁而不止的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严重的停车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心区停车控制政策,如提高收费水平、禁止路边停车,但由于当时的公交和轨道交通发展水平较低且停车供应不足,导致违章停车屡禁不止。

  停车疏堵结合阶段:小汽车普及的中后期。上世纪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小汽车千人拥有率达40-200辆,为了逐步引导市民减少使用小汽车,这些国家和城市大力发展公交和轨道交通,提高用车成本。通过疏堵结合手段,停车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限制小汽车阶段。日本上世纪60年代初出台“拥车者自备车位”政策来限制小汽车的增长速度,并大力发展轨道和公交;到了80-90年代,轨道和公交已高度发达,绝大多数的通勤出行使用公共交通,此时路外停车泊位已基本能满足小汽车的停放需求。

  目前,我国民用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汽车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汽车总量的15%。北京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63辆私家车,广州、成都等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超过40辆。中国35个城市汽车超过百万辆,北京、成都、深圳等10个城市汽车超过200万辆。

  从汽车的千人拥有率来看,我国许多城市理应达到限制小汽车阶段,但从停车管理水平、政策标准、信息化程度等软实力以及停车场配建、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等硬实力上来看,我国一、二线城市最多处于停车发展的第三、四阶段,三、四线城市因停车建设欠账太多,理应处于第二阶段。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键词国内停车场缺口停车难
分享到: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品牌推荐

排行榜

24小时 本周 本月
论坛热点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