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资金困境解决之道
新模式下社会资本大有可为
【CPS中安网 cps.com.cn】 2014年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近日已经结束,本次高交会特设了智慧城市专馆,并在交易会期间举办了“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各方政要、专家、企业家就如何创建一个智能的未来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在论坛讨论中,有专家提出这样的说法:“世界银行曾经认为一个100万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效益会给经济2.5倍的红利增长。”由此可见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是贯彻中央新型城市化战略部署的要求,还成了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014年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资金困境日渐凸显
然而,在8月份八部委联合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地指出我们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同时处于起步和探索期,那么在讨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收益之前,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中国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难题。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大手笔的投入,从开始的基础设施的铺建,到下一阶段的信息互联互通,直至后期的城市升级、运营、维护都牵涉到资金流的运作。
过去的城镇化改革更多的是以土地财政为主的基础建设模式,而未来新型城镇化是保障民生的城镇化,是产城融合,是智慧的城镇化;显然,依赖土地财政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的曹国辉副总裁对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投入资本做了一个估计:未来的投入如果是40万亿的话,那么我们的地方债务大概有20万个亿,加上大概8、9万亿的隐性债务,一共有30万亿,如果按照每年7%的增长来看的话,我们能很明显地发现国家投入这笔资金是不太现实的。
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曹国辉
为解决这一难题,政府、运营商、集成商都积极地需求创新模式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从现有的建设经验来看,政府必须联合高融资能力的企业,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地依靠社会资本和创新形式来解决。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