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智慧城市建设资金困境解决之道
新模式下社会资本大有可为

2014-11-27 11:13:39 来源:国家智慧城市网 作者:潘捷 责任编辑: panjie 收藏本文
摘要:过去的城镇化改革更多的是以土地财政为主的基础建设模式,而未来新型城镇化是保障民生的城镇化,是产城融合,是智慧的城镇化;显然,依赖土地财政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为解决这一难题,政府、运营商、集成商都积极地需求创新模式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从现有的建设经验来看,政府必须联合高融资能力的企业,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地依靠社会资本和创新形势来解决。

  精细化运营管理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智慧城市建设不是抛弃已有,重新建设一个高不可及的城市,而是要充分的利用和整合现有的各级各类的城市信息资源来推进互联互通,切实地提升人民生活的便利性和智能化体验。智慧城市成败的关键不是要建设新的信息化措施和应用系统,而是建立一套数据融合系统来实现各部门信息跟决策的融合,从根本上促进信息部门的协同共享,城市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由银川市政府和银川产业公司与中兴通讯共同打造的“银川模式”,这个模式针对大政府,ERC架构充分共享,也就是一次性共享,是目前共享程度最高的智慧城市系统。也是国内第一个真正以城市为智慧城市建设单元的智慧城市模式。

2014年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中兴通讯展台

  大数据交由企业经营

  我国的硬件设施在全世界来说是很好的,国家从“八五”开始投资数字城市,“九五”开始投资数字中国,“十五”要投资电子政府,“十一五”要投资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各种智慧领域。但是,这些所有事情都是面向一个特定的技术,一个特定的行业,智慧城市的创新就应该体现在是面向政府、企业、市民的应用和服务。

  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在很多地方,每一个局都有自己的小数据中心,有很多的设备,实际上设备的使用率很低;缺少整个城市的政务中心,或者是政府的数据中心,如何建立起这样一条信息产业消费链?

  政府、中小企业不需要再扩大自己的基础设施,而是去购买服务,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同时培育创业者和消费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提了这么一个建议:政府收集数据的工作应该停下来,放手由企业来做,企业将收集到的收据有偿地卖给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也是企业,花钱买了数据后再建立一个大的数据平台,这个平台提供给下游的企业,就像Google平台一样、苹果平台一样,大家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开发服务与政府、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他人的应用。整个链条的每个环节都在赚钱,就能持续循环下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计算机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熊璋教授

  应该把“智慧城市要投资多少钱?”的思维转变为“智慧城市要撬动多少钱,能让企业到你的城市里投资多少钱”。在美国洛杉矶,政府把自己的IT中心委托给Google,自己只是做管理,Google收益是通过政府或者是对外面的服务来取得服务费,这种收益一年能达到10%到15%;政府不用花五个亿、十个亿去买一块地,来建一个数据中心,这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键词资金政府企业智慧城市
分享到: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品牌推荐

排行榜

24小时 本周 本月
论坛热点 最新话题